伺服电机旋转变压器零位的调整

伺服电机因线圈烧毁重新绕线,请问UVW三相如何与旋转变压器归零。谢谢!

最佳答案

旋转变压器的相位对齐方式 


旋转变压器简称旋变,是由经过特殊电磁设计的高性能硅钢叠片和漆包线构成的,相比于采用光电技术的编码器而言,具有耐热,耐振。耐冲击,耐油污,甚至耐腐蚀等恶劣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因而为武器系统等工况恶劣的应用广泛采用,一对极(单速)的旋变可以视作一种单圈绝对式反馈系统,应用也最为广泛,因而在此仅以单速旋变为讨论对象,多速旋变与伺服电机配套,个人认为其极对数最好采用电机极对数的约数,一便于电机度的对应和极对数分解。 


旋变的信号引线一般为6根,分为3组,分别对应一个激励线圈,和2个正交的感应线圈,激励线圈接受输入的正弦型激励信号,感应线圈依据旋变转定子的相互角位置关系,感应出来具有SIN和COS包络的检测信号。旋变SIN和COS输出信号是根据转定子之间的角度对激励正弦信号的调制结果,如果激励信号是sinωt,转定子之间的角度为θ,则SIN信号为sinωt×sinθ,则COS信号为sinωt×cosθ,根据SIN,COS信号和原始的激励信号,通过必要的检测电路,就可以获得较高分辨率的位置检测结果,目前商用旋变系统的检测分辨率可以达到每圈2的12次方,即4096,而科学研究和航空航天系统甚至可以达到2的20次方以上,不过体积和成本也都非常可观。 


商用旋变与伺服电机电角度相位的对齐方法如下: 


1.用一个直流电源给电机的UV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U入,V出; 

2.然后用示波器观察旋变的SIN线圈的信号引线输出; 

3.依据操作的方便程度,调整电机轴上的旋变转子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或者旋变定子与电机外壳的相对位置; 

4.一边调整,一边观察旋变SIN信号的包络,一直调整到信号包络的幅值完全归零,锁定旋变; 

5.来回扭转电机轴,撒手后,若电机轴每次自由回复到平衡位置时,信号包络的幅值过零点都能准确复现,则对齐有效 。 


撤掉直流电源,进行对齐验证: 

1.用示波器观察旋变的SIN信号和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 

2.转动电机轴,验证旋变的SIN信号包络过零点与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由低到高的过零点重合。 


这个验证方法,也可以用作对齐方法。 


此时SIN信号包络的过零点与电机电角度相位的-30度点对齐。


如果想直接和电机电角度的0度点对齐,可以考虑: 

1.用3个阻值相等的电阻接成星型,然后将星型连接的3个电阻分别接入电机的UVW三相绕组引线; 

2.以示波器观察电机U相输入与星型电阻的中点,就可以近似得到电机的U相反电势波形; 

3.依据操作的方便程度,调整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或者编码器外壳与电机外壳的相对位置; 

4.一边调整,一边观察旋变的SIN信号包络的过零点和电机U相反电势波形由低到高的过零点,最终使这2个过零点重合,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关系,完成对齐。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操作中需有效区分旋变的SIN包络信号中的正半周和负半周。由于SIN信号是以转定子之间的角度为θ的sinθ值对激励信号的调制结果,因而与sinθ的正半周对应的SIN信号包络中,被调制的激励信号与原始激励信号同相,而与sinθ的负半周对应的SIN信号包络中,被调制的激励信号与原始激励信号反相,据此可以区别判断旋变输出的SIN包络信号波形中的正半周和负半周,对齐时,需要取sinθ由负半周向正半周过渡点对应的SIN包络信号的过零点,如果取反了,或者未加准确判断的话,对齐后的电角度有可能错位180度,从而有可能造成速度外环进入正反馈。


如果可接入旋变的伺服驱动器能够为用户提供从旋变信号中获取的与电机电角度相关的绝对位置信息,则可以考虑: 

1.用一个直流电源给电机的UV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U入,V出,将电机轴定向至一个平衡位置; 

2.利用伺服驱动器读取并显示从旋变信号中获取的与电机电角度相关的绝对位置信息; 

3.依据操作的方便程度,调整旋变轴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或者旋变外壳与电机外壳的相对位置; 

4.经过上述调整,使显示的绝对位置值充分接近根据电机的极对数折算出来的电机-30度电角度所应对应的绝对位置点,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关系; 

5.来回扭转电机轴,撒手后,若电机轴每次自由回复到平衡位置时,上述折算绝对位置点都能准确复现,则对齐有效。 


此后可以在撤掉直流电源后,得到与前面基本相同的对齐验证效果: 

1.用示波器观察旋变的SIN信号和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 

2.转动电机轴,验证旋变的SIN信号包络过零点与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由低到高的过零点重合。 


如果利用驱动器内部的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以存储旋变随机安装在电机轴上后实测的相位,具体方法如下: 

1.将旋变随机安装在电机上,即固结旋变转轴与电机轴,以及旋变外壳与电机外壳; 

2.用一个直流电源给电机的UV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U入,V出,将电机轴定向至一个平衡位置; 

3.用伺服驱动器读取由旋变解析出来的与电角度相关的绝对位置值,并存入驱动器内部记录电机电角度初始安装相位的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4.对齐过程结束。 


由于此时电机轴已定向于电角度相位的-30度方向,因此存入的驱动器内部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位置检测值就对应电机电角度的-30度相位。此后,驱动器将任意时刻由旋变解析出来的与电角度相关的绝对位置值与这个存储值做差,并根据电机极对数进行必要的换算,再加上-30度,就可以得到该时刻的电机电角度相位。 


这种对齐方式需要伺服驱动器的在国内和操作上予以支持和配合方能实现,而且由于记录电机电角度初始相位的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位于伺服驱动器中,因此一旦对齐后,电机就和驱动器事实上绑定了,如果需要更换电机、旋变、或者驱动器,都需要重新进行初始安装相位的对齐操作,并重新绑定电机和驱动器的配套关系。 

更详细信息可以参考——

http://www.ad.siemens.com.cn/service/answer/solution.asp?Q_id=52269&cid=1042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谢谢

原创文章,作者:more0621,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oplc.com/plc1534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17年6月6日 下午1:26
下一篇 2017年6月6日 下午1:27

相关推荐

  • sizer中选不出1FT6电机

    一客户要求电机轴19,输出力矩要尽可能的大,我看样本上同样尺寸1FT6的电机比1FK7电机输出力矩要大。可是为什么在SIZER中不能自动出现呢?我用的是SIZER3.3 问题补充:…

    电机 2017年6月4日
  • V式电机经常断轴

    V式电机经常断轴,都是用在立筛的。断的时候都是前端轴承处断的。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或改进?用的是上海电机。110-200KW左右。 最佳答案 关于电机的断轴,建议你看看下面这篇论文—…

    电机 2017年6月6日
  • 电机长时间不用应如何选择存放环境?

    电机长时间不用应如何选择存放环境? 最佳答案 电机长时间不用的话,应该选择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环境。且室内环境较干净,无金属粉尘,无酸雾、盐雾等。存放时,注意将电机用防油/防水材…

    电机 2017年6月2日
  • IPQ电机拖动飞剪,飞剪始剪转速在所选电机之上,能否过载使用

    各位达人,小弟想用西门子IPQ8系列电机用于拖动飞剪,电机功率425KW,转速743r/min,飞剪实际需要转速810r/min,且该转速时需要2倍过载,不知能行否 问题补充:两位…

    电机 2017年6月3日
  • 行星减速步进电机

    请教大家:我现在需要估算一下安装减速器的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保持转矩为1.0Nm,减速器的减速比为5.18,那么此减速步进电机的输出力矩(低速转动时)大概应该是多少?怎么计算? 最…

    电机 2017年6月2日
  • 变频电机电缆选型问题

    电气系统为三相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机为变频驱动,额定功率为600kW,请问一般选择单芯电缆还是三芯电缆,电缆选型时按照额定电流选还是应该有一定的余量? 最佳答案 建议你选择三芯电缆…

    电机 2017年5月31日
  • 交流电机为什么会飞车?

    我看网上的文章说只有直流电机才会飞车,交流电机不会飞车。但我们设备上的交流电机怎么会出现飞车的故障,电机停不下来,最后拍了急停按钮才停下来的。检查后发现是程序控制有误。此电机是受S…

    电机 2017年6月1日
  • 伺服电机1FK7

    1FK7105-5AC71-1□□□订货号每个字母意思说明,1FK/1FT6系列伺服电机和S120连接支持最大编码器分辨率是多少脉冲?2048P/R和2048S/R意思是每转204…

    电机 2017年6月1日
  • 双速电机的接线方式

    我现在有一台电机,具体情况如下:该电机有六个引出端分别定义为“U1,V1,W1;U2,V2,W2;我用万用表量U1,V1之间有17欧姆的电阻,U2,V2之间也有17欧姆的电阻,量U…

    电机 2017年6月6日
  • 如何通过电机订货号看点击编码器

    如题,订货号为1Fk7-0605AF7-1FH0我知道倒数第三个是编码器,但我看的选型手册里没有F。请告诉我编码器类型,最好能给选型样本的链接。 问题补充:没有看到图片诶,求图片!…

    2017年5月31日